飘天中文网 > 商道:大汉口茶商 > 第四十章 幕府X薄茶X牙人 (下)

第四十章 幕府X薄茶X牙人 (下)

推荐阅读: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商道:大汉口茶商 !

    &nbsp:&nbsp:&nbsp:&nbsp:  伊东将点好薄茶的黑乐烧递到朱胜文面前,朱胜文自觉这抹茶味道不佳,加之平日在家中也极少饮茶,颇觉扭捏,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挠了挠头,看了看曾清平,见他微笑点了点头,只得端起茶碗吃入口中。本来朱胜文日日中午要小憩片刻,如今门外一番奇遇,又听伊东说了半天书,虽然听得来劲,但瞌睡虫还是搅得他有些睡意绵绵,不想这口薄茶一入唇齿间,淡苦还甜,回味无穷,毫不难喝。而且,细细品来,清爽香怡,提神醒脑,竟连睡意也去了十之八九。于是用力一举,余汤尽至口内,仍觉意犹未尽,吧嗒吧嗒嘴巴,大声喝了个彩:“好茶,好茶!”伊东闻言十分欣喜,满眼笑意,抬手示意曾清平继续,并将二人茶碗收了回来清洗。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说道:“自咸同以来,经过战乱之后,朝廷势微,一些地方的‘牙人’头几乎垄断了当地的民生,无论什么生意的‘牙贴’都被这些地头蛇勾结官府申请并控制住,那些想要做生意的人必须花钱找他们拿贴,每季除了向官府上交‘牙税’外还要额外再交给他们一笔‘牙贴’钱。十多年前,我受大东家委派来羊楼峒这里学茶时,这里的茶叶生意都被一个姓刘的‘茶牙’头控制,每间茶行都得对他陪着小心,该交的‘牙贴’钱必须按时缴纳,逢年过节生辰之日还得要纳些孝敬,不然,‘牙贴’不保,生意关张。连那些财大气粗的晋商们也把这些一有官府后台二不怕死三爱闹事的泼皮无可奈何,当真是强龙难斗地头蛇。那刘牙头平日里走在街上好不威风,鞍前马后的有人伺侯还不说,没事就挨家上茶行讨茶喝。哪家茶行都只得把压箱底的珍藏茶拿出来泡上一泡孝敬那位爷,于是家家茶行心里都恨死他,但却敢怒而不敢言。当然,牙头的存在自然有牙头的好处,对官府来讲,既可以按时定量收取牙税、孝敬,又可以维持商家秩序避免私相授卖;对商家来讲,只要有人敢在地头上闹事或恶意欠款,牙头就会出面负责扫平。即使真正做生意的人会有所损失,但只要律法仍然禁止生产和使用自行买卖,牙人、牙头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一行业之所以能够两百年不衰,是因为:谐,则为盛。”

    &nbsp:&nbsp:&nbsp:&nbsp:  伊东点头说道:“哦,这句我明白了。可是,如果售卖和生产完全或半脱节的话,行情不能及时统计和判断,必然会出现旺销的时候生产跟不上,淡季的时候生产又过剩的情况出现。生意小倒也罢,如果做的大宗生意,损失将难以估计!这种不能自行买卖的律法在日本还从来没有出现过,在西洋人那里更是闻所未闻。”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叹道:“这种律法的制定只是方便官府管控而已,并不曾考虑商人的立场和运转。因为,泱泱华夏千余年以来,从来就没有商人的地位,从来都没有商人的话语权。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末,只比贱民奴婢稍好。可是千百年来,商人们从来都是充实朝廷户部、内库的最大贡献者,却只得招之即来,挥之却去的命运,用之时名官加身,恶之时身败名裂。和贵国、西洋相比,在我国这种单纯的农业社会中,商人生存的环境当真是微妙而又复杂,豪商大贾们既被官员、百姓羡慕,又为官员、百姓所疾恨。因此,当有着自由贸易思想、商人社会之契约精神的西洋商人能够自由进入大清羊楼峒种植、制作砖茶、红茶,所开茶厂,既有生产权,又同时有售卖权之时,旧有的律法显然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革,而且,散户种茶的方式也渐渐被西洋茶行大规模种植、采收、生产、售卖的一条龙方式所代替,牙人的存在当然就不合时宜了。加之战乱后官府的管控、处罚力度大降,以致多人共用一贴及私牙泛滥,官府只得放开牙贴的申请,并限制数量。此即是:不谐,则入衰。不久朝廷完全废除之,代以各商家店铺之‘业户执照’(营业执照)。茶行只需向官府申请出执照和茶票纳税后即可售茶,而且可以自行设厂生产,不再需要牙人的仲介。此之谓:阻,则为尽。”

    &nbsp:&nbsp:&nbsp:&nbsp:  伊东换上一支檀香,将风炉口关上,问道:“明白了,明白了。如此一来,只怕那些牙人、牙头的生活要陷入困顿了,我想那应该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吧?”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向伊东讨来精细雅致的茶入、中枣、茶杓等茶具,逐一赏玩起来,应道:“可不是,象刘牙头那样是靠混关系把持牙贴发迹之人,而并不是正经行商起家,具备生意头脑,当然就不象当年广州‘十三行’潘振承潘启官、伍秉鉴伍浩官等人那样早已富可敌国,而且未雨绸缪在故乡广置田产、地产,一旦时局有变不致破产,又不愿放低身段从头开始踏实做做生意,反而终日介游手好闲、聚众豪赌、声色犬马。最后,败尽家财,卖尽田屋,妻离妾散,唯一的儿子还扔给七十岁的老母带着,既成天不着家,也不管子、母如何度日,自己在镇子里靠赶赶马车、坑骗洋人为生,有银子时吆五喝六上馆子,没铜钱时三餐不进水米。”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听了一怔,怒道:“太坏了!原来这世上还有这样无耻、无赖之人!”在他天真的世界里,人都是彩色的,生龙活虎、积极向上,很努力很认真地活着。也许,这就是先生和大人口里所说的“坏人”。

    q看u#正》_版1_章r@节_上酷◎匠$网

    &nbsp:&nbsp:&nbsp:&nbsp:  伊东则眼睛瞪得大大的,指指屋外,惊道:“莫非,你说的是那个……先前我们碰到的那个叫‘刘三’的车夫?”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肃然道:“正是!”朱胜文闻言更加愕然。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