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商道:大汉口茶商 > 第二十八章 伊东X家书X情愫 (上)

第二十八章 伊东X家书X情愫 (上)

推荐阅读: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商道:大汉口茶商 !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十分感兴趣,笑道:“哦!这么快就想好了?叫什么?”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平静地说道:“叫伊东。”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闻言哈哈大笑,把朱胜文弄得一头雾水,傻站在那里不住挠头。他怯怯地轻声说道:“我……是把桓伊的‘伊’字和东坡的‘东’字结合在一起而命名的,难道哪里错了?”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笑道:“你本来是没错,只是可怜这支玉屏,明明是大清萧,却偏偏起了个日本名。哈哈哈哈!”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再才明白曾清平的笑所为何事,赶紧说道:“啊~伊东是日本名字?那我改一个,取两人的字,要不叫野坡好了,行不?”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摇头摆手说道:“伊东是日本九州岛南部原日向国饫肥藩领主一族的姓氏,好比你姓朱,我姓曾一般,只不过日本人大多取两字姓氏,一字和三字以上的也有但为数较少。这命名嘛,讲究一个缘分,名字起了就起了,何必再改?诗经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伊东也可理解为伊人在东方嘛!更何况野坡太过乡趣,还不如伊东呢!走自己的路吧,何必在乎别人看法,这才是男人之道嘛!你说对吧?”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坚定地用力点了点头说道:“嗯!那我先走了。也差不多要吃饭了,早点儿去,不然又要吃蛋炒饭了哦!”说完转身出去,心中平生第一次感到被大家及朝廷从精神到物质两方面予以认可的滋味,那真是暖暖的好舒服。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点头答应,目送着他走出茶行,摇头微微一笑,转身进屋,处理起手头的事务。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出了门,微笑地仰头望天,但见雨后初霁,云消雾散,一轮金日兴致勃勃地从薄淡的云层旁边透射出道道金箭,一扫之前的阴郁与雾霾,和意气风发的自己亲热地打着招呼。地面的雨水虽然还没有干,但已经没有多少积水,欢快的脚步伴着愉悦的小调,踏在上面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路过石桥之时,他还调皮地朗声念起小杜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诗句,恨不得尽快把自己的好心情与人分享。

    &nbsp:&nbsp:&nbsp:&nbsp:  他从怀中摸出那张银票打开,左看看,右看看,又开心地亲了几口,方才满意地折好放入怀中。放的时候手还摸到一样物什,这才想起来那是黄逦和曾明顺的家信,顿时又涌上来了好奇心,将那两封信拿了出来看了起来。第一封是曾明顺的父亲从黄陂写来的,看了下没有什么特别,又揣入怀中。第二封是黄逦的,信封竖放正面居中为一块红色,约占整个信封一半左右,两边则仍是信纸本色,称为“红条封”,曾明顺的家信和前文中祁知县寄公文所用信封也是这种。

    $4酷匠网s:永久9☆免o费i7看小qc说(

    &nbsp:&nbsp:&nbsp:&nbsp:  右上角贴着一枚暗红色“叁分银”的大龙邮票,纸质略为透明。邮票上画了一条蓝色粗线,以示邮票划销禁用,再盖着一枚椭圆形蓝色“九江”阴刻篆文邮戳。背面为信纸本色,盖着一枚“汉口”邮戳,形制同“九江”戳;还有一枚圆形蓝色阳刻英文的海关日期戳,上部为“customs”,下部为“hankow”,中间为日期缩写。上下封口处还各有一枚红色的阴刻篆文“吉封”正方小章,为常见的封缄语,也可以手写,用于防止送信途中有人私拆。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打小就对这邮票和信封及邮戳就感兴趣,看着上面花花绿绿的女人头像、五颜六色的蟠龙等洋、清各种邮票就十分好奇,常常让大人用剪刀剪下来,用瓷碗盛了清水,把邮票放进去。一盏茶的工夫,邮票浸润透了,就能将其剥落下来,轻轻洗净后面的背胶,放在平整干净处晾干,就变成了他快乐的收藏品。因此日子久了,不知不觉竟装了大半个方铁盒,闲来没事时常常拿出来翻看、欣赏。

    &nbsp:&nbsp:&nbsp:&nbsp:  这邮票收集多了,慢慢知道那些个女人头像原来是西洋英吉利国的女王。而且开始对信封、邮戳和封缄语等也琢磨出一些门道了,大凡大人的一封信到了他的手中,便研究个没完。慢慢地,对信中寄件人和地址、收件人和地址自不必说,连是民信局、洋人“客邮”局还是海关华洋书信局及其后的“拔驷达”局寄出的信也能分出一二三来,甚至这封信到了哪些地方,停留过哪些支局,信从寄到收共花了多长时间都能给大人一一道来。大人们听了虽觉好奇,但大多数人心想,这孩子净干些无聊事,研究这些有的没的干什么,又不能当饭吃,于是一笑而忘罢了。

    &nbsp:&nbsp:&nbsp:&nbsp:  只见信封从右到左自上而下,毛笔写就:“内信烦寄至武昌府蒲圻县羊楼峒长和川茶行黄逦(中间位置,字体较大)亲见江西饶州府浮梁县景德镇景盛昌瓷行黄缄”数十个字。朱胜文心想,应该是她父亲写来的家信,杜诗云“家书抵万金”,想必她一定期盼日久。

    &nbsp:&nbsp:&nbsp:&nbsp:  原来闻名天下的江西景德镇在饶州府浮梁县,莫非就是那位“江州司马”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中提到的“浮梁”?如果猜对,那自唐代就出产茶叶的浮梁县,更坐拥瓷都景德镇的瓷业,天下第一富县舍他其谁?真不知浮梁的茶叶规模能否与羊楼峒一较高下,有机会一定要去考察那里茶业的兴盛与否,顺便还可以见识见识瓷都之白瓷、青花、五彩、粉彩、珐琅彩等传说名器的模样。曾老爷家里倒有几件景德镇民窑的仿品摆在架子上,花花绿绿的也挺好看,但收藏起来的真品却非至亲好友轻易不示之与人,更何况他这样的穷小子,哪天能等到开眼的机会呢?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