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商道:大汉口茶商 > 第二十七章 洞箫X判决X三弄

第二十七章 洞箫X判决X三弄

推荐阅读: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商道:大汉口茶商 !

    &nbsp:&nbsp:&nbsp:&nbsp:  第二十七章洞箫x判决x三弄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手足无措,又嗑巴起来说道:“这怎么能行!这么……贵重的箫,万一我……我不小心给丢了可如何是好?”此萧正是总办那日在船上所吹之萧,总办说昨日才让人带来,明显是谎话。他这样说的原委,朱胜文也能明白,因此并不想说破。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笑道:“既然赠与了你,便是你的物什,掉了那也随你。”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仍犹豫再三,把头摇得跟舞狮子一般,一手捻衣角,一手只摆手,说道:“不行!不行!第一,大丈夫无功不受禄,我才来这么些天而已,既消极懒散,又未立寸功,不能受此大礼。第二,我不明白总办为什么要赠给我这么贵重的箫,别人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哦不对,总办,呵呵,我不是这个意思了,哈哈!我只是觉得你没有理由送我这么好的萧。至于第三嘛,总办你这不是难为我嘛,这支箫这么名贵,我又不舍得拿出来练习,总不能放到神龛上供着吧?好不容易得了支好箫,结果跟镜中月,水中花一般,哦不对,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闻言哈哈大笑,足笑了半晌,方才消停,指着朱胜文说道:“你这小子的嘴,还真油滑,你到底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还是真傻呀?好!我这萧还就栽(黄陂话,硬塞)给你小子了!我就把理由讲给你听,你小子听好了!第一,你小子的事情,我堂叔,也就是七老爷已经写信都告诉我了。如果不是你在神桑广场救下米神父,狗子他爹恐怕早就已经判斩立决,这会都能去他坟头上柱香了,而且还要牵连一大堆人的乌纱和功名,弄不好还要惹出涉外纷争。古人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图,你算是一次救下两条人命,功德无量啊,还说无功?再说,你一来羊楼峒又演上一出英雄救美剧,消弥了一场摔伤事故,你小子总不会这么快就忘了吧?”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不好意思地挠着头,嚅呐着说道:“救神父那事,你都知道了?”随后又张大眼睛看着曾清平,急切地问道:“总办,狗子他爹的判决下来没有?怎么判的?”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微笑地点头,从抽屉中拿出一封信,一边看一边说道:“嗯!县里上报到知府、按察使司、总督(当时湖广总督李大人兼任湖北巡抚,因此案子从按察使司直接转至总督衙门,如若不然,则还需先呈巡抚衙门)及刑部各级衙门的结案词是这样写的:‘以误伤罪论处,虽罪无可恕,却属救儿心切,事出有因,况伤者米神父肯求给予人犯改过向善之机,因而判人犯杖二十,徒一年,赔偿医药及压惊银五十两。鉴于人犯家境贫寒,屋徒四壁,故银两由县库代为偿付’。这个案子刑部已经批复结案。俄人那边,领事德密特初时对判决十分不满,经过米神父多方斡旋,最终也没有抗诉,服苦役之地房县的官员和差役也已经打点好了,不会太为难狗子他爹,这个结果对我们来讲已经是再满意不过的了。”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眼中露出笑容,脑海中浮现出神父父女两人的面容,轻声说道:“多谢七老爷和米神父的仗义相助,不然狗子他爹不会如此轻判了结。”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笑道:“还有,县里对于你救人义举也有表彰,除了大力宣讲外,还赏银二十两,你娘留了十两做生活费,另外十两顺路带了过来让我交给你,以备不时之需。给,拿好了!”说完把一张十两的银票挪到朱胜文面前。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喜不自胜,颤抖的双手抓着这张银票,左看高兴,右看开心,小心翼翼地折好揣入怀中放好。忽然想到一事,正欲询问,转念又想起船上做的那个怪梦,心有余悸,于是又将到口的话语吞落肚中。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继续说道:“至于第二嘛,我也不想说些你我投缘呀什么的,太过肉麻,不是我的性格。我只想告诉你,当年正是这只箫鼓舞着我认真学箫学曲,如今我也用不上他了,希望赠与你之后,能够如我当年,鼓舞你好好学箫。不知这个回答,你可否满意?”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敛容点头说道:“嗯。我一定会认真学习的,请放心。”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从抽屉中摸出一把极普通的黄竹箫,放到朱胜文面前,笑道:“还有第三,早晓得你小子会不舍得用玉屏练箫,这支箫是给你初学时使用,这下没话说了吧?”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挠头傻笑道:“没了,呵呵!谢谢你了,总办!”说完拿起玉屏箫,轻抚翻看起来。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说道:“这只箫,我没有给他起名,一直叫他玉屏,你要有心,也可以给他起个好听的名字。”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似乎未听到这句话,反问道:“这箫上刻画的古人,是东坡先生么?”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似笑非笑地反问着:“下面东坡先生的词,你看得懂吗?”

    ◇酷-匠*;网y|唯一_正c版,p~其r他)u都tm是盗版7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说道:“一知半解而已,以后可以慢慢品味,只是这‘桓伊三弄’嘛,桓伊好似一个人名,三弄……难道是一首箫曲?”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点头笑道:“猜得不错。桓伊,字子野,是东晋名士、笛箫大家、儒将以及封疆大吏,当年与丞相谢安及陈郡谢氏英豪,统率区区八万精锐在淝水一带布防,抵抗前秦苻坚御驾亲征的号称百万攻晋之师。在一番卓绝苦战和原东晋襄阳降将朱序的内应下,大败符坚,秦军被杀、溺亡及投降者十之七八,为东晋赢得了近四十年的安静和平。桓伊通晓音律,尤擅笛箫,曾得到东汉名士蔡邕(音拥,字伯喈,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音乐家,还精于天文数理,曹操用黄金千两、白壁一双从匈奴赎回的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亲手制作之著名的‘柯亭笛’。淝水之战后,丞相谢安功高震主,屡遭权臣及晋帝猜疑嫉恨,桓伊入宫赴宴时借机吹奏‘柯亭笛’,待现场音乐气氛达到高潮时,抚琴唱曹子建的《怨歌行》,感叹为臣子的不易,替谢安鸣不平,晋帝闻之‘甚有愧色’。”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满脸佩服之色,说道:“原来是这样一位大家,还立有这么大的军功!更难得的是能毫不畏死,替功臣加战友辩护,为朋友两肋插刀之语,世间人多说说而已,没有几人能做到,此乃真名士也!”说完又看了看箫上的人物,说道:“如果是我,会认为这上面刻的是桓伊,因为他擅长吹……呃,你不是说他吹的是‘柯亭笛’,怎么上面刻画的是箫呢?”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呵呵一笑,说道:“你注意到这么细致的地方,说明你很用心,很好。说到笛和箫,唐以前的笛和箫形制上并没有太大的分别,都没有膜孔,都称之为‘笛’,而‘箫’则特指十至二十四管不等,约有十来种的排箫。文史中提到的‘笛’几乎都是指竖吹的箫,横吹的笛较少且音色和萧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唐时从天竺、龟兹、疏勒、高昌等西域民族乐器中,引入横吹之笛,为区别于传统竖吹‘笛’,遂称之为‘横笛’,也开始称竖吹‘笛’为箫。也许春秋战国之时就已经有了横笛(汉代古墓同时出土箫管与笛管,证实了至少在汉代,箫与笛是同时流行的。),只是唐时或唐之前,因吹的人少渐渐失传了吧。及至宋元,出现了有膜孔贴上芦苇膜或竹膜的横吹之笛,方才正式进行辨别区分,多管箫命名为‘排箫’;单管,横吹有膜孔贴膜为‘笛’,竖吹无膜孔为‘箫’。听完了你就应该明白了吧?”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闻言豁然开朗,面露喜色,欣然答道:“嗯!所以说,‘柯亭笛’其实就是洞箫,桓伊当然应该是吹箫大家才对。因此这支箫上所刻画的是竖吹箫,而非横吹笛,当然就顺理成章了。呃,我认为这箫上古人,应当还是桓伊,而非东坡先生,是桓伊人而东坡词,不知对否?”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哈哈笑道:“如果我说是东坡人东坡词,有何不可?”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语塞道:“呃,也有可能。古人写词,本就是用来吟唱怡情,而且诗文大家也大多兼精乐、画。也许正是因为东坡先生也精于洞箫,方能有‘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之共鸣。世间之事本来就没有唯一之识见,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感受,何来牵强之‘标准答案’一说?上次‘赤壁’论之时,总办就已经否定了‘标准答案’的说法,人们爱怎么看确实是每个人的自由。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也。没有争论就没有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时代。刚才确实是我太过武断,哈哈。那‘三弄’又是一首怎样的箫曲呢?”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心中顿觉欣慰,微笑道:“孺子可教也。‘三弄’即桓伊在今天江苏省江宁府上元县‘邀笛步’为素昧平生的王徽之所吹奏的箫曲《梅花三弄》,后世也称为《梅花落》、《梅花引》,唐时古琴名家颜师古将其改编为琴曲。五代十国乱世,诸多典籍曲谱焚毁失传,此箫曲便再也不见踪影。被金扣押达十五年之久的南宋使节洪皓,所作《江梅引·忆江梅》一词中有‘漫弹绿绮,引三弄,不觉魂飞’之句,说明南宋时尚剩琴曲流传。但如今之琴曲《梅花三弄》弹奏出的是梅花凌霜傲雪,卓然高洁的气节,与原箫曲离愁怨绪的伤感悲情并不相符,恐已不复当年桓伊之箫曲乃至颜师古之琴曲的原谱盛景了。”

    &nbsp:&nbsp:&nbsp:&nbsp:  朱胜文听完,心有诸多感叹,想我中华地虽广博,人虽众多,却常常争夺不休,战乱不断。许多古代中华文化、典章因而中断乃至失传,甚有遗憾;不能保有祖宗风雅之精髓,甚是惭愧。

    &nbsp:&nbsp:&nbsp:&nbsp:  曾清平拿出一支稍稍粗长配有肩带的细竹筒放在桌上,示意朱胜文可以装起来,说道:“至于箫曲练习及太极嘛,我有时间再另外通知你过来,你先回去休息吧。”朱胜文将玉屏萧置入盒内扣好,一并将另一支黄竹箫也装入竹筒,盖好筒盖,背在肩上,鞠躬道了声谢,转过身子正准备离开,又停了片刻,转回身子,坚定地直视曾清平说道:“我想好了给玉屏起什么名字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