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华枝春 > 62.梨花白 当以国士报之。

62.梨花白 当以国士报之。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华枝春 !

    华枝春文

    楚六见沈聿面上霜消雪融, 还问起了成衣铺子的事“你找什么成衣铺子,就穿我的衣服去赴知府大人的宴。”

    沈聿心潮未定,随口回道“知府大人的宴我穿院服去。”

    去知府大人的宴他穿院服, 那什么地方是他想租衣再去的

    楚六再懵, 此时也明白过来了,他犹疑望向沈聿, 艰难开口“沈兄, 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没告诉我”

    沈聿此时哪还顾得其它, 他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以众人待我,便以众人报之。以国士待我,就以国士报之。”

    容姑娘知他身世抱负,还愿结亲, 当以国士报之矣。

    二人相谈司书全听了去, 他大喜“沈公子要去赴知府大人的宴会”这样的大喜事儿,报给甘棠姐姐,那不得多得两把赏钱

    沈聿回过神来“是, 我得写信向世叔请教, 不我上门向世叔请教”

    司书咧嘴乐了“今儿是请安的日子, 沈公子晚些去。”这会儿老爷到是在,但姑娘不在。

    楚六倏地面上煞白,他看看沈聿手上那张短笺, 又看看司书,全明白了。

    沈兄已经在跟三妹妹议亲了, 该喝梨花白的是他自己。

    沈聿在万松书院接到信时, 朝华正在老宅请安。

    容老太太当面对她们宣布令舒定亲的喜讯,她先是笑看了令舒一眼,而后对几个女孩道“楚家为楚四郎求娶令舒, 事儿已经有定下了。”

    永秀闻言,笑着站起来给令舒道贺“恭喜四姐姐。”

    令舒面颊微红,垂眉回道“多谢五妹妹。”

    朝华年长,便不站起来道贺,只坐在椅子上,伸出胳膊拉了拉令舒的手“恭喜四妹妹。”

    容老太太看见朝华道贺,心中难免叹息,脸上依旧笑得慈和,对朝华和永秀道“姐妹们在一处的日子不多,等你们各自出阁,亦要常来常往。”

    朝华这回立起身来,和永秀二人面向着容老太太应了声“是”。

    容老太太满意颔首“你们俩的事,家中也在替你们打算。”这话是说给朝华听的,朝华明明更年长,偏偏亲事还没着落。

    令舒的事情一落定,亲戚们总要走动,朝华再稳重到底还是个年轻姑娘,怕她面嫩受不住亲戚们打量的目光。

    上回那个不开眼的,竟把容家当作是村里人家,竟敢给朝华提年老鳏夫。

    大喜的日子触了这种霉头,容老太太当场就挂了脸,过后也没给村上那些八杆子才能打着的老妯娌们好脸色看。

    亲戚们送了好些田产水产赔礼,容老太太还是对楚氏说“把年例银子薄一薄。”

    楚氏便劝“知道娘是在替朝朝出气,可这事儿倒不如宽宥些,若是恶,倒该计较,可”蠢又要怎么计较呢

    容老太太笑了“吃着喝着拿着,还要说混账话给我听,指望我笑脸迎人不成”

    当场不发作是不想破喜,过后该发的还得发。

    王妈妈陪坐在一旁,听了便笑“老太太这脾气,还真是越老越直了。”

    容老太太银发矍铄,一双眼睛还满是光华“年轻的时候老姜裹糖,充充糖霜圆子也就罢了,老都老了,还忍什么”

    到底薄了二成的年给。

    上容村人原来糊涂的这回也全明白了,再是连着亲,容家的姑娘轮不着他们说嘴。

    等到令舒出嫁,家里再摆喜宴时,上门的亲戚们就没人敢当面再说混话了。

    “令舒办嫁这些日子,你们姐妹也不要躲羞,都来学着些,这些往后都能用得着。”容老太太说这话时,看的是永秀。

    祖母说完,朝华坐直了身子,端肃道“孙女正想回禀祖母,妹妹将要及笄,虽婚事未定,家中也该预备起妆奁来,请祖母示下。”

    永秀倏地抬头望向姐姐,又飞快看了眼房中各人的脸色,把头低了下去。

    容老夫人笑了,面朝楚氏,指尖轻点点朝华“你瞧瞧,她小姑娘家倒比咱们还想得远呢。”

    楚氏也笑了,对朝华道“前两日我已经与娘议过了,一样是办嫁,比着份例,让永秀跟着我边看边学。”

    其实就是按各人的嫁妆银子来添置妆奁,二房寄回来的信件节礼中就有给令舒办嫁的银票。

    立个帐目,单独开支。

    到永秀也一样,公中给的和三房自己出的放一块,一样单独开支。

    永秀低垂着头,又怕羞,又知道这是件好事。

    她以前跟爹爹亲近,姨娘出了事之后,脚步虽勤,但心已经远了。

    百灵日日替她操心婚事,嫁妆,人选,如今起码嫁妆能捏在自己的手里。

    “成呀,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周姨娘昨儿还来说想让六姑娘跟着来学,捎带手的一起教了。”

    从婚丧嫁娶之类的大事上学管家,到哪儿都用得着。

    永秀张口“我定跟大伯母好好学。”

    朝华端茶之际,就见永秀一面坐下一面投来个感激的眼神,朝华只是低头啜了口茶。

    容老太太又道“既要好好学,那就回家来住,这些天车呀马呀的都少动弹,朝华也别两边来回了,请安就先免了。”

    意思是永秀回老宅,朝华还留在别苑。

    永秀才得了好消息,这会儿脸色微微发白,是不是祖母知道了她时常贴补姨娘还是姐姐借这个由头让她回老宅

    她悄悄抬头觑看祖母的神色。

    就见祖母收了笑意,捧着茶盏眯眼出神,想起数十几前容家还在京城时的光景,手轻轻扣着茶碟,屋中一时静谧无声。

    阳光透过花窗照进屋内,光浮尘动。

    一恍眼的功夫,竟都过了几十年了。

    容老太太回神,目光从朝华始,到令惜止,徐徐出声“端阳那日,有个大宴,你们姐妹都要去。”

    她本来不想带几个女孩去的,她带上楚氏赴宴就是了,可再一细想,依那位贵人的性子,不去她不会罢休。

    方才屋中轻快的氛围一下凝重起来。

    几个姑娘面面相觑,令舒用小扇挡住嘴唇,身子往后微仰,在只有朝华看得见的地方做了个口型“何事”

    朝华眉梢微抬,想起离开三天竺时看到的公主仪仗,能让祖母称贵人的,大概是公主

    见着仪仗时只觉公主离她遥远得很,没想到公主会设宴,她们竟还都在宾客之列。

    于是她也悄悄还了令舒一个口型“公主”。

    令舒灵巧双眉乍然扬起,公主公主何时来了江南

    容老夫人搁下茶盏揭密“是京中一位要紧的贵人。”不声不响,在余杭城里住了十数年,今天一早递了帖子上门。

    “那位贵人的性子”容老太太想起她时,脑中还是她少女时的样貌,顿得一顿道,“性子娇蛮,你们姐妹虽说娇养,但没见过什么世面,端阳宴那日万事都提着点心。”

    旧事与小辈们无关,再风云变幻,那也几十年过去了。

    偏偏又收到了贵人的帖子,余杭城中曾与她有旧的人不多,楚家在列,容家也在列。

    几个姑娘听到祖母说她们没见过什么世面,都互相看彼此两眼,知道祖母说的世面指的是京城贵胄们世面,那些她们确实不曾见过。

    “家里会给你们赶制衣衫首饰。”容老太太的目光跳过令舒,在朝华和永秀的身上来回一扫。

    看见女孩们面色都肃穆起来,容老太太笑了笑“大大方方不出错就成,也不必鹌鹑似的,到了那日总还有我和你们大伯母在呢。”

    几姐妹出了上房。

    往花园中走时,令舒摇着扇子问“真是公主那为何不明说”

    是公主总有封号,不说封号那算什么正经公主她父亲虽为官,但不是京官,地方上与京城不同,公主什么的听上去远得很。

    朝华想了想“看仪仗的规格似乎是。”

    这位公主贵人就在女孩儿们两句话间论完了。

    令舒拉着朝华的袖子“你们都别走,到我屋里去坐。”

    本地婚俗,定了亲的女孩,要给未来的公婆丈夫做鞋。周姨娘收到主母的信了,让她来打理这些琐事。

    她去楚氏那里要来了鞋子尺寸,旁的东西可以丫头绣娘做,但鞋子得令舒自己做。

    令舒闷了一肚的气,想拉着朝华和永秀到她房里磕牙散心。

    永秀跟在她们身后,连姐姐们说的那两句都没仔细听,她在想她住到老宅学管家办嫁,姨娘那边要怎么周全

    令惜就更不必说了,她才十岁,女童打扮而已。到时候跟着姐姐们,姐姐们行礼她就行礼,姐姐们吃茶她就吃茶。

    容家几个女孩子,谁也没将端阳宴当回事。

    孙女们一出去,容老夫人的脸色反而忧虑起来,她从床桌中取出一张请柬递给楚氏“你也看看罢。”

    楚氏接过请柬,一张素面金字的请柬,请柬的落款上只写了“紫宸观观主”。

    “要真是那一位”容老太太眉头紧锁,“不声不响这么多年,怎么偏偏要走了,摆这些排场”

    楚氏与嫁去京城的女儿通信多年,女儿是侯府的世子夫人,京中的人与事,楚氏心里大概有个谱。

    “娘是怕,观主替那位大人选妻”

    京中人人都知,那位身有残疾,又地位尴尬的贵人,十分得太后的宠爱,年已及冠,还未娶亲。

    令姜信中曾提过一句,她最大的女儿年纪也还小,倒是别的府中有适龄女儿的,最怕太后召见。

    容老太太想了片刻“要是令姜还在,我倒要忧心,但令姜早已经嫁了,咱们家别的丫头,贵人是瞧不上的。”

    楚氏将素面请柬交还给容老夫人“也许贵人就是心血来潮,她归朝时就不肯再认公主的身份,现下既自称观主,到要提点几个孩子称她观主。”

    容老夫人点点头“十数年,说不准脾气更恶,是该仔细。”

    心里到底松了口气,反正再怎么也挑不到容家女。, ,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