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宫廷悠游岁月 > 第 163 章 宫廷岁月163

第 163 章 宫廷岁月163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宫廷悠游岁月 !

    日子一日比一日冷时,宫里的流言十个有八个都和玉殿有关这也不稀奇,宫里那么多双眼睛,本来就只瞧着那些最得宠的妃嫔去。更何况这回素娥是复宠,外头的人只会有更多猜测。

    其中甚至不乏想要学起来的,即使知道一些方法别人能用不代表你也能用,但心里也难免想着万一。实在是宫中宠爱难得,人人都想要,不靠谱的法子都会想着试一试,更不要说这种瞧着还有些靠谱的了。

    “听说高顺仪是献上了一幅歌乐图,这才搏得官家再次垂青也是,高顺仪一贯是擅长丹青的,当初高顺仪还是个才人时就献了千里江山图,甚至凭此晋封美人呢如今着招数虽说有些老了,可招数从来不怕老,有用就行,程咬金还只有三板斧呢”婕妤余红云笑着和其他人说道。

    “是啊,我还听说,官家晌午见到画儿,立时就去了玉殿也不知道那画儿到底有多好。我也是见过高顺仪的画的,绝妙是绝妙,却没想到这么有用。”美人楚小怜有些自怜自哀地道“早知善画有这般好处,我也早早学起来了”

    “便是没有如今高顺仪的造化,也该不至于这般蹉跎吧说来,我当初做一宫主位的时候,高顺仪还只是尚宫局的宫娥呢她自己做了肥皂团卖给我宫里的宫人,我也曾用过。的确是好用的,便没见过那样好的也是如今高顺仪身份不同了,再没用过了。”

    余红云听着又吃吃地笑了,道“你平素也是个聪明的,怎么这次倒蠢了高顺仪的画作是绝妙的,可她得宠和画又有什么关系当初得宠不是为这些图画,最多是锦上添花。如今复宠,自然也不是为这幅歌乐图。”

    “不过是高顺仪拿了这幅画给官家台阶下,没有这幅画,便是说自己新种了一盆花,又或者新学了琵琶曲,要给官家品鉴,那又如何要紧的,从来是官家的心思。”

    “还有你那肥皂团的话,咱们私下说说倒也无妨,对着不可信的人别再说了,传出去倒令人介怀。我知道高顺仪不介意说自己出身,倒不像一些忘本的人,稍一起来就急着摆脱过去,连说都不许说但这样的事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嗳,我哪里不知道那个道理也没有不好的意思算了,不说了。”楚小怜自觉是有些失言了,连忙转移话题道“是啊,还是婕妤您看的通透,谁说不是呢最要紧的还是官家的心意。”

    “官家有那个心,复宠不过是抬抬手的事儿。可若是官家没那个心呵呵,瞧着这宫里有多少日子过得冷清的旧人罢难道她们是不想复宠又或者一点儿手段也无当初能得宠的,多少都有一两样拿得出手的地方呢”

    “但到底没个动静,官家是看也不看的。”

    美人唐文美在旁也凑道“这就是婕妤的真知灼见了,如今宫中又时兴起了学些水墨丹青的技艺。和前些年一股脑起兴学书法、围棋是一样的,都觉得这是进身之阶那些人到底是想的简单了

    ”

    “最要紧的从来都是运气有了被官家看在眼里的运气,这才谈得到其他。至于其他,也多不是那些才艺上头。”

    “的确如此啊,不过也有例外,有些人没得运气也是一样。好比那锥藏囊中,总归是要冒头的高顺仪就是头一个。”余红云摇了摇头,道“她早先是老尚功的养女,这样出众的女孩儿收养在身边,便是一开始只是聊以慰藉,后头也是要有想头的”

    “只可惜那老尚功出宫的早,多少后手都没有了。然而饶是如此,那尚功局也有人替高顺仪谋划,只想着事成后能得好我恍惚听人提起过,当初还想过走我的门路呢只不过到底是官家先见了高顺仪。”

    “竟有这样的事儿”楚小怜惊讶道。宫里的事真真假假,哪怕是素娥这种十分引人注目,早些年的事传的也多的,到如今一些细节也很不清楚了。乍一听余红云这样说,楚小怜这样一个和素娥有交集很早的都是真的惊讶了。

    “就有这样的事你说说,要是高顺仪那般人才,荐到我跟前了,我收是不收所以啊,有些人说高顺仪全是运道,当初就是好运才在林美人处巧遇着官家,这才一朝青云直上这话我听了都要笑”

    “宫里从不缺出众的人物,可真真出众到了高顺仪那份上的,多少年才有一个那样的,便是埋在土里也要被人挖出,投到水里,也自有人捞起。”

    “说来,我倒是有些好奇,上回高顺仪是怎么叫官家淡了。前头一点儿风声都无,高顺仪害了食病时,才见官家何等宝贵呢都说养病时不好看,官家该避一避吧官家在高顺仪最难的时候没有避开,怎么之后一下就不去玉殿了”

    唐文美在旁补充道“说是不去,其实官家隔一日也要命人将六皇子接去福宁殿的。”

    唐文美在素娥之后不久也怀孕了,不过她生的是皇女。虽说生下皇女也没什么可惜的,毕竟生下皇子有多少能养大大家都是看着的,但如今看着比自己早一些生子的素娥如此风光,六皇子又如此受看重,唐文美心里一点儿想法都没有,那也是假的。

    “官家重皇子么,何况是一直宠爱的六皇子。”余红云笑笑,没针对这一点说太多。

    之前一直没开口说几句的一位名叫关蓉的美人,有些故作神秘地道“这事儿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也不知道真假。”

    她说完这句又不说了,直到大家都催促她快说,她才慢悠悠道“前头不是出过方氏的事儿么方氏要害高顺仪,不是一两次,差点儿叫她得手。官家发怒,圣人也惊怒于宫中竟有这样一条毒蛇后头方氏就被处置了。”

    “临赐死前,我听说她一直不肯把一些事说清,说是见了官家才肯说就是这以后,很快官家就远了高顺仪。我想着,那方氏伺机而动这么久,每回都那样厉害,知道一些秘密也不奇怪,说不得就是关于高顺仪的”

    “这是拼着临死了,还要给高顺仪下套呢”关蓉这话虽是猜测,却真的猜中了八九分

    ,只不过细节上因为缺乏情报,没法说而已。

    “你这说的倒合情理不过如今这样,方氏也是白白算计一场”楚小怜一时听住了,过了一会儿才感叹道。

    余红云却摇头道“这也是应当的,她活着的时候可算计着高顺仪了既然活着的时候没成,死了就更差着一层了别管是运气还是别的什么,总归是她不如高顺仪。”

    “道理的确是这道理”唐文美抿了抿嘴角,道“如今怎么说呢,谁还记得方氏官家也与高顺仪重归于好说是官家今日不在宫中,要白龙鱼服,也指名要带着高顺仪呢。这般和好了一回,比之前更离不得了。”

    和很久以前出宫是瞒着前朝后宫不同,郭敞如今基本是明着来的。不过这种明着来并非是提前报备,大家都知道的那种。而是去的时候就明摆着去,并不瞒人一些人就算觉得不妥,这时也来不及阻拦。

    至于事后怎么唠叨,郭敞如今都是装傻充愣混过去的。干脆认错,始终不改,时间长了也就那么回事。

    今天,郭敞甚至兴冲冲带着素娥去了潘楼街南这在此时的京城是非常有名的一条街,盖因这里有闻名天下的桑家瓦子。而且不只是桑家瓦子,就在这附近另有中瓦、里瓦,这也是相当有特色的瓦子,连在一起,称为三瓦并立。

    瓦子是此时的娱乐场所,和现代的城市综合体有点儿像。瓦子内部最出名的是勾栏,也就是游棚,是艺人可以进行表演的地方,类似电影院、剧院。而除了用于表演的勾栏,瓦子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娱乐和商业活动。

    一个市民如果呆在瓦子中,一整天都可以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瓦子之所以叫瓦子,取的就是来时如瓦合,去时如瓦解,易聚也易散之意。

    在东京城中,瓦子很多,大小有二三十座,其中光是极出名的就有十座上下桑家瓦子、中瓦子、里瓦子都在此列。

    勾栏瓦舍什么的,虽然不像后世说的,直接等同于声色场所了。但这里人多眼杂,往来如织,酒色财气又无一不有,的确比较容易出事郭敞身为官家,白龙鱼服来到这里,对跟着的人来说,肯定是有更大的风险的。

    但他不管,一定要来,谁又能拦着呢王志通倒是希望素娥能劝一劝,然而素娥也很好奇这个时代的勾栏瓦舍,也就假装没看见王志通使的眼色了

    郭敞带着素娥先走马观花一样在桑家瓦子里逛了一圈,还在酒楼里买酒买点心吃了,才施施然离开其实也和他们过去出宫后光临的茶楼酒楼没什么不同。

    这样来说,瓦子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当然,要说那种热闹劲儿,的确自有不同,人潮繁华,市民悠闲取乐,难得有些后世的样子。

    瓦子逛过,勾栏却留作了今天最后的节目。不过郭敞和素娥没有在桑家瓦子进勾栏,而是去了中瓦子。中瓦子、里瓦子的勾栏规模是全京城最有名的,名气甚大的桑家瓦子也不

    能与之相比。

    譬如位于中瓦子的牡丹棚、莲花棚,里瓦子的夜叉棚、象棚,都是可以一次容纳数千观众的棚就是勾栏内的表演场所,类似电影院里的单馆。

    这样大的棚,容纳能力都赶上后世一些不算小的体育馆了

    然而郭敞想带素娥去中瓦子的牡丹棚,却被跟随的人死死拦住了勾栏棚里本来就人挤人,很容易发生意外了这样大的勾栏棚更甚,前些日子就发生过一起勾栏棚倒塌,压死四十多人的事故呢

    这个时候的勾栏真和后世体育场有点儿像,都是一个碗形。碗底就是戏台和戏房,而靠近碗底一圈是站票区。至于碗壁,那是由木头搭起来的阶梯,观众可以坐在这里。如果是很小的勾栏,可能就没有阶梯座位了。

    这种阶梯座位最危险,上头承的人太多了就有可能倒塌

    无法,郭敞只能退而求其次,带着素娥去了另一个小不少的芍药棚。这个棚只能容纳不到一千人,阶梯更是只有一两层,自然谈不到危险,真个压塌了也不会有事的,

    素娥随着郭敞一进场,就感受到了这辈子都没感受过的拥挤。不过还好,这芍药棚的大约也能感觉到郭敞和素娥的不凡,她们往前走时还有人让路如此,虽然挨挨蹭蹭多了一些,倒也顺利安全地抵达了非常靠前的位置。

    前排当中最好的位置,不只是视野好,还在跟前摆了桌子,桌上也放着点心茶水之类。此时这些黄金座位却未坐满,问过不是有人没来后,郭敞便和素娥坐了过去。至于跟随的人,则有人坐在二人身后、身边,也有人散在场中。

    这种勾栏棚里,这等好座位却不是白坐的,之前在外面虽然都买了一样的门票,可进场之后好座位的人却更容易受艺人讨赏。这也是一种勾栏里的潜规则了,交了门票钱进来看戏就可以不给赏钱了,但若要好位置,却还得给赏。

    大概是因为今天有新来的艺人这边演出,芍药棚重新装扮了一番。不只是当中挂上了钱塘苏大家在此作场的帐额,还满场都张贴上了红红绿绿的靠背。背靠算是一种广告,上面一般是表演的节目单、人员表之类。

    素娥细看着,倒能看出一些后世差不多的东西果然是太阳底下无新事。

    很快棚中就客满了,便有人叫“张门子,锁了勾栏门啊”

    之所以要锁门,就是防着表演过程中有人过来蹭节目看。也有那种半开放的勾栏棚,那种禁不住人来看,所以是不收门票的。只不过不收门票的往往是地位没那么高的艺人,只比路口做场的路岐人强些,有固定的表演场所,但依旧是全靠打赏过活。

    表演开始,首先是讲戏谑笑话的艺人出来热场。郭敞听得新鲜有趣,就道“外头的艺人到底比家里的要活泼些,便是笑话都新巧一些。”

    素娥想了想说“家里规矩大,好些打趣人的法子都不好用的,不只是得罪人,还叫挑剔礼法。”

    民间的戏谑类节目,挖苦人信手拈来,而且打破伦理纲常、上上下下的规矩是最常见的谁家开玩笑、讲笑话还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真要是那样,怕也不是笑话了。

    郭敞听素娥说话的意思,倒没有以前那么束缚,多了些随意,心里却是高兴了一些。跟着道“的确是这个道理,可在家里,这些却是不能不讲的不过么,咱们这回在外头,就不必论那些了”

    三春景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