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长安好 > 第414章 剪除一切不安分的爪牙

第414章 剪除一切不安分的爪牙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长安好 !

    第414章  剪除一切不安分的爪牙

    送到倭国明孝天皇面前的,另还有藤原麻吕死不瞑目的首级。

    明孝天皇及倭国众官员贵族,无不惊惶。

    败讯固然早已传回,但他们此前也并未想到,那常岁宁,竟然会带着盛军,就这样来到了他们的国门之外!

    讨教?

    这分明是讨命而来!

    但战败的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东罗又已倒戈大盛……

    此前他们为了攻入大盛,几乎集结了全部能够利用的兵力,出兵十余万,却几近全军覆没……

    这场从筹备,到战败,为时一年有余的庞大战事,财力物力上的付出自然也是前所未有的惊人。

    但这一切付出,并未能收取丝毫“回报”,反而以一败涂地收场。

    此刻,面对来势汹汹的盛军,他们除了赔罪,还有第二种选择吗?

    但据说那常岁宁,嗜杀残暴,只恐未必会理会他们的赔罪之举……

    无论如何,也已耽搁犹豫不得,战战兢兢的明孝天皇,带着官员与贵族大名,亲自前去迎候常岁宁登岛。

    倭军受令放行之下,盛军的船只顺利抵达距离倭国都城,平城京最近的渡口。

    早已等候在此的明孝天皇与众大臣,很快见到了那名在他们眼中嗜杀残暴的大盛主帅。

    早已听闻那是一名年仅十七的女子,但亲眼看到在一众盔甲加身,气质肃杀的盛军部将的跟随下,走来的是一位十分年少的女郎……这一幕,仍给他们带来了难言的惊疑之感。

    果真……就是这样一个少女,率军一路打到此处,叫他们近乎全军覆没,又亲手斩杀了藤原家作战经验最为丰富、身手最为出色的武士吗?

    盛军部将下船而来,甲胄佩刀相击间发出叫人畏惧的声音。

    那身形高挑,束着马尾的少女系着一件玄色披风,边沿处镶着雪白狐毛,这样一个少女,似乎怎么看,都与嗜杀残暴扯不上干系。

    她的长相也很出人意料,那张脸庞异常精致……直到有人看到那双眼睛——

    她瞳仁乌亮,眉宇间却自成清寒冷冽之气,如寒刃出鞘,叫人几乎不敢与之对视。

    明孝天皇带着身后众人,就此惊惶地跪伏了下去,又向大盛京师的方向连连叩首,满面惭愧悔恨,涕泪俱下地赔罪。

    他口中有倭语,也有大盛汉话,倭语部分,由他身侧同样战战兢兢的译官从中转述。

    “……天皇陛下早在半月前,已经下令让藤原麻吕撤军归来请罪,然而藤原麻吕一意孤行,未听召令!”

    “天皇陛下当初也是受藤原麻吕迷惑,才不幸铸成大错……”

    “还请贵国高抬贵手,怜惜无辜岛民……”

    那些地主贵族之间,亦有请罪声无数,他们大多一脸悔恨自责,姿态低到了泥土里,必要时还会掉下几滴眼泪。

    常岁宁的视线落在这些权贵身上。

    在这个岛上,大多贫民与奴隶,是没有姓氏的。

    天皇也无姓氏,但那是因为在倭人眼中,天皇是神,不是人,故而不需要姓氏。

    除此外,在这里能够拥有家族姓氏的,皆是权贵人物。

    此刻,常岁宁看着这些有名有姓的权贵,终于开口,点出了以藤原氏为首的几个大姓——

    被点到姓氏的贵族们,皆不敢怠慢,神情郑重而又不安。

    “方才被我点到的各家主事之人,及主张战事的官员,还有在此次战事中率军百人以上的将领——”常岁宁看向明孝天皇,道:“天皇大人,半日之内,我需要看到他们的名单,以及这张名单上所有活着的人。”

    她的语气没有商量的余地。

    但至少没有要立即大开杀戒的意思。

    明孝天皇不敢有丝毫迟疑,连连应着“是”,并心惊胆战地邀请常岁宁与金承远等人入城休整。

    金承远看向常岁宁。

    常岁宁点头答应了。

    明孝天皇这才敢带着众人起身,使人备上车马。

    上马前,常岁宁望向平城京的方向,随口道:“仁同天皇三年,你们之所以定都于此,是因受到我们大盛道教思想中,‘藏风得水’的风水观念影响。”

    亦步亦趋跟在她身侧的明孝天皇虽不知她此言出于何意,但仍应着:“正是……”

    “忘本之贼,欲图独占自身所不匹配之大宝,便必有杀身灾殃。”

    那少女说话间,已然翻身上马。

    经译官磕磕绊绊地转述后,明孝天皇的面色愈发忐忑。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立即跟上。

    常岁宁随身带着以荠菜和何武虎为首的两千亲兵入了城,白鸿和元祥,则带兵分布在周围,一个负责岛陆,一个负责水上,和东罗军一起,严密监视把控着倭军动向。

    这代表着,如若在接下来的过程中,常岁宁对倭国的态度稍有不满,盛军与东罗军即可随时动兵。

    金承远与常岁宁一同去了平城京,明孝天皇拿出最谦卑的姿态,给予了最高程度的礼待。

    天黑前,明孝天皇与众臣带着常岁宁要的名单,前来求见。

    那些主战的官员,及各家族主事之人,皆已随同到场,此刻无不满脸惭愧。

    参与了战事的倭军将领名单也很详细,其上十中之九皆已战亡。余下的少数人,在那支自润州败逃而去的倭军当中。

    彼时,那支败军在溃散的过程中分为了两支,其一支返回了倭国,但并非藤原麻吕当初推测的以石本武彦为首的那一支,而是藤原麻吕的部下。

    此刻,这一支两万余人的队伍中的大小将领,皆被带了过来。

    相反,石本武彦的那支万人队伍,反而迟迟不见归讯。

    这一点,常岁宁亦是此时从明孝天皇口中才得知,因为他交不出来那支队伍里的人,故而不敢隐瞒。

    常岁宁心中升起不妙预感。

    在追击藤原麻吕的过程中,她亦让人探查过那支败军的去向,得到的结果是向倭国方向撤回了,没想到,回倭国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可是她分明让人反复清查了从江都往西的大部分海域,并警示各州严加探查,这些时日他们固然扑杀了一些散落的小队伍,但却并未发现这支万人队伍的踪迹。

    “我等屡屡传信召回石本武彦,但一直未得其踪迹,或是已被冬日海上风浪吞没……”有倭国官员给出了足够友善的推测。

    <div  class="contentadv">        常岁宁却很难就此掉以轻心,她微抬眼,看向荠菜。

    荠菜立刻会意,转身离开此处,交待手下之人,将此事立即传讯回去,并继续扩大海上探查范围,务必找出那队以石本武彦为首的倭军踪迹。

    明孝天皇见状也连连向常岁宁保证,定会早日查明这支队伍的去向,给出一个明确交代。

    常岁宁不置可否,看向那些被带来的人。

    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在这场伐盛的战事中占据了分量。

    见她看来,在明孝天皇的呵斥下,那些人纷纷下跪赔罪。

    常岁宁面上没有丝毫动容,她眼前闪过的,是伤亡册上的将士面庞,以及一旦让倭军攻入江都后,她将看到的残酷景象——

    她不是来听这些人赔罪哭诉悔意的。

    坐在上首的常岁宁,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明孝天皇,给出他两个选择:“不知天皇大人是想自行处置这些罪犯,还是交由我手下之人动手?”

    明孝天皇脸上闪过短暂的惊惧之色。

    她竟是要将这些人……全部杀掉?

    这里面有他倭国各大家族的主事者,更有许多得力官员……且那些将官,若也全部杀掉,他倭国还何来武将可用?

    常岁宁似领会了他这一瞬的迟疑,语气平静地道:“待此事了结后,我方可试着听一听天皇的求和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