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第147章 银行入侵被拒绝,龙城强大入人心

第147章 银行入侵被拒绝,龙城强大入人心

作者:赵百汇赵锦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欧洲陷入了惨烈的大战。

    七八亿人口卷入战争,各国都在疯狂暴兵,从开战前的一千万左右的总兵力,迅速增加至三千万,而且还在持续增加。

    龙城趁机和各国商谈,让自家的银行进入各国,条件是可以最低价提供他们所需的资源。

    但是都被拒绝了。

    主要原因自然是各国都怕被别国的资本入侵。

    自己国家也有货币,然后让别人的货币进来,这不扯犊子呢吗?

    哪个傻逼会干这种事?

    把自己的经济命脉拱手让人,被别人捏在手里?

    其次,也是各国都不认为自己会是失败的一方,需要什么支援。

    龙城也不在意,现在你们不需要,那就等你们需要的时候再来好了。

    现在先提一嘴,让你们有个印象,下次你们自己来谈,那就容易的多了。

    既然暂时银行进不去各国国内,那就干点别的吧。

    首先,既然不接受银行,那就花大价钱买资源吧,一艘艘船在欧洲来回的运输,送过去不同的资源,换回来大量的金子。

    美国也在干这种事儿。

    其次,开始往殖民地里掺沙子,你们本国进不去,那么控制力不强的殖民地呢?

    一小片一小片区域被龙城从当地的总督或其他行政长官之类的人手里花钱买下来,建设自己的镇子,开办自己的银行。

    真的只是一小块一小块,够建一个聚集地就可以了。

    自己还能拿到一大笔钱,何乐而不为呢?

    各国也会渐渐知道这些情况,可那又能怎么样呢?现在打的正激烈呢,哪里顾得上龙城的小手段。

    …

    四大朝廷也各自商量出了自己对外正式的国号了,以便参与到国际事务中去。

    这边以前就一个王朝,谁占据了谁就是天朝上国,所以居然没有正式命名国号的习惯,都拿皇帝名号凑数。

    哪个皇帝继位,年号就用这个,国号继续用。

    北方蛮子政权给自己命名为清,我大清得到正名了啊。

    明帝就给自己命名为明朝。

    李玄基这西南小朝廷还挺应景,给自己来了个宋朝,他是不是知道点什么?

    西南的李玄宗给自己来了个唐朝。

    这个国号不好啊,虽然强大,但是你知不知道是怎么没的?

    算了,他们自己爱叫什么就叫什么吧。

    反正他们只要肯积极的向海外扩张就可以。

    近十年来,中原大地由龙城说了算,大家纷争少了很多,加上年年丰收,又纷纷吃得饱了。

    再加上政策鼓励,中原大地出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儿。

    人口进入快速增长期。

    经过龙城这些年的统计,前朝廷人口的统计终于像话了一些。

    大约在1.8~1.9亿之间!

    十多年前几大朝廷最混乱的时候,死了不少人,但并不算太多。

    这几年比较稳定,人口应该增加了五千万左右,总人口差不多有2.4亿了。

    所以四个朝廷,才能比较轻松的派出去了200万军队,在世界各处布置兵力。

    …

    德国仿制了龙城的汽车,数量还不少,虽然性能要差几个档次,但也比马匹强多了。

    他们以闪电战的战术,三个月就打到了法国巴黎。

    没办法,受限于技术水平,这时候的闪电,只有这么快。

    法国政府流亡海外,德国以为这就把法国拿下了呢,没想到浪漫的法国人民不同意。

    各处烽火不断,加上流亡政府的遥控指挥,居然把战争拖进了消耗战。

    别人都是聚在一起才更有力量,他们可到好,政府都没了,一个个的来尿了。

    神奇的法兰西。

    …

    一艘钢铁巨舰停靠在法国的海岸线边上,周围的德军快速聚集过来。

    船上下来一批人,都穿着白色的衣服,胸前有龙城标志。

    十几笔勾勒出来的简易龙头,十分传神。

    后背和肩膀上都有红色十字标记。

    德军的一位师长乘车敢来,看了看巨舰上的龙头,就知道这是龙城了。

    至于那红色的十字标志是什么就不清楚了。

    龙城,一个欧洲人很熟悉,却又不太了解的地方。

    据说是来自于世界上最发达的地方,现在看到的汽车和电,都是由那里传播过来的。

    据说那里有几十层的大楼。

    欧洲人,至少一部分的欧洲人是不相信的。

    他们觉得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的主宰。

    但是,这两年随着一种叫做照片的东西传来,大家看着照片上的背景,一个个张大嘴巴,然后闭嘴了。

    哪怕打成现在这样,各国依然派出了人,跑去确认一下。

    当派去的人回来之后,欧洲人沉默了。

    “来自龙城的朋友,你们来到这里要做什么?”

    “为了爱与和平!”

    看到对方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德军士兵一个个咧咧嘴。

    你们跑战场上来宣传爱与和平,是不是脑子进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