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第35章 有铁有煤有资本,读书人的底线高

第35章 有铁有煤有资本,读书人的底线高

作者:赵百汇赵锦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西部大旱,绝收千里,饥荒遍野,人尽相食。

    短短十六字的奏报,将天灾之下的凄惨,渲染的无比真实。

    林学瑾放下朝廷邸报,痛苦的闭上眼睛,握紧的拳头在颤抖。

    那是他曾经待过的地方啊。

    牧民三载,依旧民不聊生。

    他愧对百姓。

    “林先生,林先生,大姐叫我们去开会了。”

    “好,来了。”林学瑾深吸一口气,压制住自己的情绪,来到会议室。

    “人都到了,那就开会吧。”

    “大家把近期的工作情况汇报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咱们商量一下。锦绣,从你开始。”

    锦绣点头,翻开自己的本子,“目前神仙醉的出货价达到了一两银子一斤,短期内应该难以提高了。”首发

    “一天的收入就是一万元,依然是村里财政的支柱产业。”

    “商业街的铺子基本都处于出租状态,平均日租金约200元,不过现在人越来越多,铺子的租金应该就快要涨了。”

    “民居这块的事情,都已经划给林副村长和锦园副村长这边了,租金等会由他们汇报吧。”

    “制衣厂…”

    “养猪场…”

    …

    锦绣说完了,大家讨论了一下。

    锦文接着说,“我负责的建筑队目前人数三百人左右,目前正在筹备建设东西两条新的主街,按照老爷给的整体规划,峡谷内也就能容纳这三条街,筹备工作一切都挺顺利的。”

    …

    接着是林学瑾开口,“目前获得正式户籍的人口已经超过五千,考察期和流动人口数量约一千人,也就是说我们村子已经有六千多人了。”

    “青牛镇上有两千户,人口应该在一万人左右。”

    “但是现在有一部分人从青牛镇搬到我们这边了。”

    “预计明年年底,我们村的人口就将和青牛镇差不多。”

    “但是我们村的活力不是青牛镇能比的。”

    “目前已经有很多人被这里的繁华和活力吸引,选择从青牛镇搬到我们这边来了,其他镇子来的人倒是还不多。”

    “学校这边,第三排毕业生已经毕业,这次是三个班,一共一百五十人。”

    “基本上都在毕业前就敲定了工作去向。”

    “学校毕业的人普遍工作能力都较强,进入我们旗下产业的不提,就是去各个私人老板处工作的,也都普遍获得了好评。”

    “基本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锦园接着说,“治安工作维持的比较好,没有发生什么恶性案件。”

    “目前治安所三个队,总计五十人左右,要负责居民治安,还有村委、银行、学校等主要部门的保卫工作,有些捉襟见肘。”

    “我建议扩展到十个大队,一百人,一个队长带十个人左右,这样应该才能比较轻松,不出纰漏。”

    “那大家就讨论一下吧。”

    …

    “既然都有结论了,那各位就执行吧。”

    “还有最后一件事儿,老爷交代了一件事。”

    听到是老爷交代的事情,几个人都直起身子来。

    “老爷发现了两处矿藏,需要安排人开采。”

    “锦文,你建筑队的事情少,就交给你负责吧。你把建筑队的事情都交给王长江负责吧,偶尔监督一下就行。”

    “两处矿场距离不远,一个铁矿,一个煤矿,预计要在矿场负责先招募两三百人开采。”

    “开矿是危险的工作,安全第一。”

    “因为是辛苦活,我觉得按照绩效定一块左右的工资是可以的,包伙食。”

    “如果工人愿意落户桃园村,那就可以给3级工资。”

    桃园村现行1级工资1元,2级1.2元,3级1.5元。

    “然后老爷拿出来一套炼钢方法,就在原地建立高炉炼钢。”

    “大姐,交给我吧。”

    “嗯,我会让名城过去辅助你管理的。”

    林学瑾默默的听着,眉头蹙起。

    盐铁专卖向来是朝廷才能做的买卖,桃园村想往这方面伸手,会不会很危险?

    若是小打小闹还好,要是事情闹大了私自开采铁矿煤矿,还炼钢,足以出动朝廷那敏感的神经了。

    毕竟近几年,天灾人祸不断,有很多地方的人都叛乱了。

    就拿这次西部的天灾来说,天灾之后必有人祸。

    朝廷现在根本拿不出什么钱来赈灾,那些官员富户的嘴脸他也已经看清楚了。

    指望他们自发的赈灾救助简直是痴心妄想。那么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最后会做什么?

    他都不敢往下想。

    现在桃园村又碰触了这么敏感的方向,有铁有煤,都能造武器铠甲了。

    恐怕朝廷知道了,都会觉得这是要造反的节奏啊。

    我靠,铁,煤,武器,铠甲,这桃园村要干什么?不会要造反吧!

    不对,不对,吃不饱穿不暖,只要还能活着的人都不会造反,桃园村生活这么好,为什么要造反应该是自己想错了,想错了。

    “林副村长,嗯?林副村长,你想什么呢?有件事儿还要麻烦你。”

    “哦哦,抱歉,有些走神了,村长请说。”

    “这两处矿藏都在咱们嘉德县境内,还要麻烦您去和县令交涉一下,将那里的几座山买下来,就说老爷要在那边建庄园,开荒种田。”

    “林村长,您看怎么样?如果您觉得麻烦,那就算了,我让其他人去交涉也可以。”

    “不用麻烦别人了,我去更容易一些。”

    “那就麻烦林副村长了,您带着锦绣一起去,需要多少钱,只要不过分,都可以接受。”

    “对了,村长,我能多嘴问一下,咱们弄铁矿煤矿是做什么吗?”林学瑾犹豫再三,还是小心的问出了内心的问题。

    “哦,咱们村子现在需要大量的铁,朝廷给的量又太少,咱们只能自给自足。”

    “另外,您也知道现在天下不太平,谁知道什么时候就有叛军流窜到咱们这边来了,咱们自己也得准备好才是。”

    “毕竟桃园村的富裕,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一块大肥肉啊。”

    “要是真的遇到了事情,先生您觉得朝廷的兵马靠得住吗?”

    “我知道了,明天我就去县城一趟。”

    林学瑾觉得锦衣说的很有道理!朝廷靠不住的,我们要靠自己。

    自己是读书人!

    只要不造反,其实底线也可以低一点的。

    …

    第二天,几辆马车离开桃园村,来到几十里外的嘉德县城。

    林学瑾亲自写了一张请柬,在县里最高档次的酒楼宴请县令大人。

    县令大人如期赴约,两人相谈甚欢。

    林学瑾虽然无官在身,但是曾经官居五品,是辞官而不是罢官。

    加上还有京城的关系在,若是想要复官,感觉并不困难。

    而嘉德县县令,既然是在这个小地方当县令,且一把年纪了,显然没有什么贵人。

    自然很喜欢结交贵人。

    席上,两人把酒言欢,相见恨晚,林学瑾顺带帮一位来自京城的好友买几个小山头的事情都不算个事儿。

    县令在职权内,以最低价格就给卖了。

    锦绣当场就把两千两银子给付了,然后出门又找到县令的随从,一千两银子奉上。

    三千两银子,足足装了两台马车。

    林学瑾出去一趟,两天时间就把事情办成回来了。

    然后,做好了准备的锦衣带着一车队几十辆马车就出发了。

    目标,蜜糖镇外二十里的一片小山。

    此处距离桃园村约八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