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第33章 桃源栽了梧桐树,意外引得凤凰来

第33章 桃源栽了梧桐树,意外引得凤凰来

作者:赵百汇赵锦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一间教室里,五十个座位都被坐满。

    大多都是年纪大小不一的孩子,只有后排坐了几个坐立不安的成年人。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十分激动。

    教室门推开,林学瑾进来,众人屏气凝神,神色肃穆。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林学瑾,大家可能都认识我,不过今天我又多了一个身份,桃园村小学的山长,兼任这个班的任课老师。”

    “咱们这个班是二级班,只要是学习拼音。”

    “拼音很重要,没有拼音,你学习每个字都要别人教。”

    “但是学会了拼音,你就掌握了自学的能力。所以,这就是一个工具,就如同你想砍柴,先花一点时间,把斧头磨的锋利,效率可以加倍,就叫磨刀不误砍柴工。”

    眼前都是没有一点文化的普通人,林学瑾教学也尽量用普通话,白话来说明。

    “课程时间是一个月,每天上午上课,下午休息工作。”

    “这个班毕业了,考试通过,你们就可以选择去上其他班,九个班的课程全部写完,并且综合考核完成,就能毕业,领取毕业证。”

    一个小伙子跟在后面进来,抱着一摞子笔记本,挨个发给每个人。

    一个本子3元,笔2元,一套5元。

    300人一人一套就是1500元,对赵百汇来说,洒洒水啦。

    现在有神仙醉撑着村里开销,他的补助基本上都不怎么花了,每天都有一万多块补助到账,他都攒了很多钱了。

    他准备攒个几百万,干大事情。

    “每个人每个等级课程开始的时候都可以免费领取一套纸笔。”

    “如果用完了,那就要自己花钱买了,本子3元,笔2元,对大家来说并不便宜,所以节省着一点用。”

    “如果自用用光了,可以到学校的教务室购买新的。但是限制数量。”

    “一套只要五十文,拿去外面有的是读书人加价抢着要,所以你们要珍惜。”

    “对了,多说一句,这些东西不允许私自卖给别人,被发现了,就等着被退学吧,以后都没有机会再来学习了。”

    “这东西很珍贵,便宜给大家是为了让你们学习提升自己,拥有更好未来的。”

    “而不是为了让大家牟利的,如果真有人这么干,这么鼠目寸光的人桃园村也不需要。”

    “好了,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学校每天只上半天课,给大家留半天时间工作赚钱,或者复习学习的内容。

    六位老师,锦衣等四大丫头能教,加上林学瑾和赵明成。

    林学瑾希望自己的大儿子来教课,结果因为时间太短,学习的内容不够,所以变成了学生,先来跟着上课。

    等以后水平高了,再当先生。

    锦衣她们教半天课,剩下半天时间办公倒也够了。

    毕竟桃园村不大,各种事情也井井有条的按照计划走办,很少出问题。

    所以她们时间才比较充裕,能来教课。

    等回头她们培养出一些毕业生了,再挑选优秀的做老师,她们就能解放了。

    没办法,桃园村太小,人才太少。

    系统的课程中,小学课程是为了培养能算能写的普通人才,中学是进一步培养高素质人才。

    但是桃园村现在等级低,只能办小学,没法办中学。

    只能期待以后升级了。

    桃园村办学校的事情又出名了,办学不是什么特别的事情。

    很多地方都会办,官办的不提,甚至有的富村出了读书人,自己办个村学族学也不稀奇。

    但是桃园村学校居然教泥腿子们学习,就稀奇了。

    青牛镇上的人都说,人渣大傻子赵老爷又冒虎气了,又开始撒币了。

    只是这次语气有点不足。

    这一年来,桃园村的富裕早已经传遍了十里八乡。

    很多人羡慕妒忌恨,下不了决心背井离乡,只能冒冒酸气了。

    特别是身在镇上,看不起村子的一些不上不下的普通人。

    …

    一家六口沿着大路来到桃园村村口,看着眼前的繁华,一家人都目露惊奇之色。

    六个人穿的有些破旧,但是还算干净。看上去依旧是农民,但是应该过的比大多数人强。

    应该是富户一流。

    村口头上一间铺子上面挂了个牌子上面有几个字--治安管理。

    现在桃园村渐渐繁华起来,往来的人越来越多,就在这边设了个点。

    负责为第一次来的人介绍情况,警戒不要违反村里的规定。

    比如当街大小便。

    “几位是干什么的?”

    一个穿着黑色制服的老太太走过来询问。

    领头的男人打量老太太一眼,只感觉对方在一身黑色制服的衬托下,显得气质不凡。

    “这位婆婆,这里是桃园村吧?”

    “是桃园村,你们来这边做什么?”

    男人有些拘谨的说,“我听说这边有学校,可以让孩子上学,有这事吗?”

    “有啊,我孙子就在学校上学。”

    男人眼睛一亮,“那学校怎么收费?我听说能免费入学,是真的吗?”

    “上学是免费的,而且还免费发笔发本子,那本子据说有读书人出一两银子买都没买到,我们老爷是大善人啊。”

    “不过,这只有我们村子的人才有这待遇,外面的人不收,给钱也不收。”

    “那我想让我儿子来桃园村,该怎么办?”

    “简单,去治安所弄个临时身份证,一个月内不作奸犯科,不为非作歹,就能换正式身份证,就算桃园村的人了,就可以上学了。”

    “谢谢婆婆,谢谢婆婆,治安所怎么走?”

    “我带你们过去吧。”

    这样的人,不止一个,自从桃园村学校能免费上学的消息传出去。

    农户中条件不错的,甚至很多富户,都带着孩子到这边看过了。

    最后都基本上选择将孩子留在这里,一部分一家人都在这边落户了。

    特别是了解了村子里的各种福利之后,不少人都回去把地给卖了,跑到这边甘心做一个打工人。

    如果只是说桃园村繁华,大家基本上都只是当故事听了,听完了也就那样,跟自己没关系,还是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能让孩子上学,这就让很多人坐不住了。

    特别是如果读的好,能顺利毕业,留在桃园村工作生活,每天可以白白领两文钱。

    这一点就足以让很多人疯狂了。

    短短时间,桃园村人口就暴增到两千多人,而且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

    整个村子,肉眼可见的繁华起来。

    赵百汇没想到办了个学校,居然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要是早知道有这么好的效果话,当初村子一成立,他就把小学给办起来了。

    好在现在也不算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