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第7章 丫头也要识文字,将来都是好帮手

第7章 丫头也要识文字,将来都是好帮手

作者:赵百汇赵锦衣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我靠低保成首富赵百汇 !

    几个丫头忙活着打扫新居,热情无比的高涨。

    舍不得将新衣服弄脏弄破,所以换上了以前的旧衣服,里里外外的忙活。

    一直忙活到天都快黑了,锦衣才想起来还没吃饭呢,老爷还饿着呢。

    这才叫上几个妹妹洗漱,换上好衣裳,然后做饭。

    为了乔迁新居,向来有些小抠门的锦衣难得大方一次。

    做了四菜一汤,配上雪白的焖大米饭,吃的赵百汇赞不绝口。

    “先别走,咱们开个会,第一次家庭会议。”

    “老爷,什么是家庭会议。”

    赵百汇变魔法一样拿出来五个小笔记本和五只油笔。

    在第一个本子右下角郑重的写上三个字--赵锦衣。

    “锦衣,这是你的本子和笔,以后走哪里都带着。”

    锦衣一脸懵逼,小心翼翼接过本子和笔,仿佛怕碰坏了一般。

    “老爷,这上面的字是我的名字吗?”锦衣不认字,只认识简单的一二三四五。

    和常用的尺,斗,石,这些字。

    而且是认识但是不会写那种。

    “老爷…”锦衣的眼睛又红了,老爷对她们实在是太好了,有时候她都会想,她不配老爷对她这么好。

    然后就是又一次告诫自己,自己这辈子就是为了照顾老爷报答老爷而来的。

    赵百汇依次认真的给其他三个丫头的本子上写上名字,交给她们。

    “以后,我会做很多事,我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你们都要帮忙做事。”

    “老爷您放心,锦衣一定好好做事,把您和这个家照顾好。”

    “我说的不是这种,是事业上的事,大概就像镇上那些掌柜的们做的事。”

    “掌柜的?老爷,我们也能做掌柜的吗?”锦文好奇的问,显然有些憧憬。

    甚至她脑子里已经有画面了,她也穿着员外服戴着员外帽,和一群长胡子的大叔们坐在一起高谈阔论。

    “当然可以啦。”

    “可是掌柜的不都是男人嘛?”

    “格局!要有格局!谁说女子不如男?”

    锦绣小声嘀咕,“大家都这么说啊。”

    赵百汇瞪了她一眼,一天天的净拆自己的台。

    “好了,这些事以后再说,跑题了,现在开始第一项。锦衣,家里现在有多少钱?”

    “老爷,这几天咱们买了好多东西,家里还有四两银子,三百二十文钱。”

    “嗯,钱是不多,得尽快想办法搞钱。”

    “我和你们透个底,我现在的渠道可以稳定每天赚五百文。”

    几个丫头很平静,因为现在每天的进项和花销都是她们过手,稍稍算一算就知道多少了。

    他们知道老爷是粮商,很有钱,至少对她们来说是很有钱那种。

    “两天才赚一两银子,一年才一百多两,太少了。”

    几个丫头有点懵,一年一百多两银子还少吗?就是整个青牛镇,一年能赚一百两以上的也没几个吧?

    “所以,我从我老家弄来了一个很厉害的东西,以后咱们就多一个主营方向了。”

    “卖酒!卖好酒。”

    几个丫头叽叽喳喳的问起来,赵百汇没多说,只说东西还要过几天才到。

    “下一个议题,以后宅子要怎么布置,需要购置哪些东西,现在钱不够,需要做计划一点点购置。”

    女孩子们对这些热情更加高涨。

    “第三项议题,以后我准备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教你们认字和数学,将来你们都要做管理,不懂这些可不行。”

    赵百汇话音刚落,热闹的房子安静了下来,几个丫头仿佛石化了一般看着他。

    锦文结结巴巴的开口,“老爷,您说的是真的吗?您真的愿意教我们读书认字?”

    在大家的观念里,读书是一件很高大上的事情。

    想培养出一个读书人,那代价沉重的可怕,至少不是农户人家可以奢望的事情。

    就这么说吧,一个完全脱产的读书人,至少要几个人劳动才能供养的起。

    一个上学的读书人,每年上学的钱也需要几个人供养。

    读书人用的书,笔,纸,砚,哪一样都不是普通人能奢望的。

    家里没有良田百亩,一年收入个三五十两银子,那是想都别想。

    而普通农户人家,一家也就两三亩田地,只够自家吃用。

    有田十亩,可以称为富农,一年能剩下三五两银子就了不得了。

    青牛镇上有一个学堂,里面有老秀才教书。

    一年学费就是五两银子!

    一个读书人吃穿用度笔墨纸砚加起来,一年最少也要二三十两。

    这对普通百姓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一辈子恐怕也攒不下二三十两银子啊。

    所以,可以这样理解,一个读书人等于每年二三十两的持续支持,支出年限不确定。

    什么时候能收支平衡,鬼都不知道。

    想靠这条路赚回投资,那祖坟得着火才行,冒青烟显得有点不够。

    听完了几个女孩子的顾虑和疑问,赵百汇笑着说,“就是教你们一点算数和识字,够用就好,你们还打算去科举不成?”

    “好了,还有最后一个议题。”

    “我准备雇佣长工,只要负责在周边开垦荒地,或在家里做工。”

    “招募人数和工钱咱们要好好商量一下,毕竟咱们现在不算富裕。”

    “老爷,您打算开垦多少亩地啊?”

    “嗯,还不确定,如果先招募二十人左右,一天需要支出多少工钱?男女老幼不限。”

    反正他在乎的就是人口数量,男女老幼无所谓,反正都是一个人一天10元补助。

    锦衣快速在脑子里盘算,然后说,“普通农户家,一户五六个人,拥有两三亩地,一年下来缴了税,留下一半吃的,剩下卖掉可能只有一两银子左右。”

    “一年下来,基本没有结余。”

    “如果老爷开了荒地,少收点税,应该能吸引一些人过来。”

    “我不打算收税,也不给分地,这些地我准备种一些好东西。”

    “我就给工钱,你们说如果给工钱,给多少合适?”

    虽然对老爷的说法不理解,但是老爷说的话就得执行。

    老爷说给工钱,那就算工钱。

    锦文说,“如果要自己买粮食,那一户人家一年大概要花一两多银子吧?买粗粮做粗粮野菜饼子或粥,应该能生活下来。”

    锦绣点点头,“差不多,我以前在家,吃饭都是野菜占大头,一家人一年也就花一两银子左右就够了。”

    赵百汇以这个数据为参考,一户人家平均五六个人,夫妻俩加上一两个半大孩子做主力,一年需要花1500文左右的话,平均一个月就是125文左右。

    这差不多够基本开销。

    翻个倍就是250文,这样就可以不用配野菜吃了吧。

    250不怎么好听,那就300吧。

    “那这样,我们就以一户人家每个月300文工钱为标准,先招募几户人家试试。”

    雇佣一家人一个月只需要花30元钱,还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吗?

    “啊?老爷?真给这么多吗?”

    “多吗?还好吧。”

    “老爷,真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吗?那我可以让我爹娘来吗?”

    “锦绣!”锦衣怒喝一声,锦绣吓得缩了缩脖子,泫然欲泣,“对不起,老爷?”

    “别怕,别怕,锦衣,不要吼妹妹。反正我需要人手,用谁不是用呢?”

    “锦绣,你家人要是愿意过来,那就叫过来吧,其他人也都可以。”

    锦绣锦文锦园三个丫头又哭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给他磕头。

    赵百汇刚拉起来这个,那个就又跪下了。

    “起来!都起来!要是不起来,就不让你们家里人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