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归来还是少年 > 第11章,跟风,涨价

第11章,跟风,涨价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归来还是少年 !

    27日,下午

    吃过中饭的于子年两人,再一次启航,花费一个小时才赶到袁家。

    不过这个时候,袁父站在院子台阶上,脸上都是汉渍,面对着众人,脸上的表情有些纠结,显然正在和大家争论什么。

    于子年站在旁边听了会,才知晓缘由。

    今天上午袁父收购了差不多8万斤湿的金银花,但是之前还有9万斤金银花交了定金的,可现在那批卖家纷纷反悔,不卖了。

    道理很简单

    中午开始,小沙镇的金银花市场变了,而且变的很突然,收购价从0.85开始徐徐上升。

    0.9

    1.0

    1.1

    1.3

    到现在的1.6元每斤,而且供不应求,

    原因是往年的各路中间商今天中午开始跟进吃货,

    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还是凭借敏锐市场嗅觉,抑或是对袁家举动的模仿,毕竟人的名,树的影。

    可是这样一来,本来扭转过来的大好局面,又转向复杂化。

    卖家都察觉到形势的不对,纷纷停止了买卖,等待局势的发酵。

    “各位老乡,说句实在话,这个价格上涨,也出乎我的意料,但是,我们都要遵守买卖原则,都给了定金,你们说不卖了,就不卖了,这是到哪里都说不过去理的。”

    袁父在上面苦口婆心,满头大汗,但又不敢发飙,都是认识得人,只能动之以理,晓之以情。

    但是,他的策略显然不管用,对于这偏远小镇的普通农民来说,利益,眼前的经济利益大于实际,

    而且法外有情,所以只要有人带头,他们根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地里的辛苦钱。

    “袁大老板,我们也不是不讲理的人,但是金银花这个事情你也清楚,前几年,地里化肥花费等都只能勉强够回本,大家都是靠山靠地吃饭的,我们一开始也是信任你,才只往你这里来,还请给大家留个路,”

    说这话的是一个年长的瘦老人,语气缓缓有力,他站在大伙的中间,显然在这个地方有一定的威望。

    说的话也很实诚,显然老人懂事故,故以人情攻心为上,给自己这些违约的人一个勉强站的住脚的理由。

    “就是,袁老板,谁都知道你家大业大,和我们不能比,大伙儿还指望这生计。”

    …

    有人开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院子立马又开始嘈杂,袁父彻底被道德绑架。

    话题的中心,无非就是金银花不能这么贱卖了。

    听到这里,于子年知道今天的事情可为可不为,那就要看袁父的手腕和魄力,以及他在乎的是什么了。

    正好,这也给于子年一个观察他的绝好时机,毕竟这次合作的利润很吓人的,虽然这些人眼前还不知道这些,保不齐后面财帛动人心。

    “袁族老说的有理,大家说的也在理,我袁浩也是大家给面子,才有今天。”

    说到这里,袁父擦了把汗,看到大家都在听,又扬起了手。

    “而且,大家乡里乡亲的,祖宗往上数,都是一家人。何况低头不见抬头见,我什么样的人,大伙也看了几十年。所以,这事我交给袁族老处理,相信大伙都信任他老人家。你们看怎么样?”

    袁父这事情处理的很讲究,打了一个太极。毕竟在场的大多数瑶族人都是一个宗族下来的,袁族老不能为了利益只偏执一方。

    而且,为了九万斤湿的金银花伤了自己名气,不值当,袁父心里跟明镜似的。

    看到袁父如此表态,于子年叹了口气,同时,又松了口气。

    叹气是,金银花价格会节节高升,这九万斤后面也是一笔财富,可如今要打折扣了。松气是,袁父还是一个正经的老狐狸。

    事情果然如于子年所料,大家坐下来开了个讨论会,然后瘦老年人拍板。

    九万斤金银花一半按原定价卖给袁父,一半按照最新价。

    “我表示支持袁族老这个决定,大家愿意的,现在按之前的队伍,不管老价还是新价,我全部买了。早点弄完,大伙还可以回去做晚饭。”

    袁父笑着大气的表示,大部分人还是有原则,按照这个决议卖了。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没顾及所谓的表面宗亲。青着脸,只还定金,金银花半两没卖就走了,袁家也乐呵呵表示接受。

    利益检验人的品质,财富验证人的心性。但到底谁对谁错,站在不同立场,于子年也只能装青涩,冷眼旁观。

    …

    夕阳西下,红霞艳满天。

    忙活了一下午的袁家众人,包括刚洗澡完毕的于子年,围在了一个只有顶盖的回廊亭子里。

    不愧是搞旅游开发的,家里也精致的跟个景点一样。

    “袁叔,这是我们协议约定的钱,先给您15万,剩下的,包括该给的手续费用,事后一起给。”

    喝了碗宜人的山泉水,于子年从包里掏出现金,轻轻放在石台上。

    “好。”,看着于子年的举动,袁父一直保持着微笑,不过眼里多了些欣赏。

    很显然,袁父认为于子年从下午的事件中得到了启发,对他又高看了一分。却不知道,于子年心里,每步都有定计。

    双方和气的签字,前后仅几分钟,石台上又只剩吃的,喝的。

    “小年,你真不打算再多囤点?我打探了情况,虽然不至于百分百真实,但也不能说没依据,也许我今年要托了你的福气。”

    吃着小吃,袁父说了他的看法,虽然话不多,但是信息很多。

    于子年停了下拿东西的手,笑看了眼对方,才继续。

    “我舅舅只给了这么多本金,也许他也是试水。”,于子年不动声色。

    “要是后面价格好,我建议他就原地卖了”,听了于子年的话,袁父轻飘飘说了句。

    “叔叔说的有理,我会把您的建议说给我舅舅听。”,于子年有点无语,看来自己的年纪和家境,以及环境变化,很容易让对方猜到了他的初衷。

    不过袁父是讲究人,对儿子的朋友,而且救了命的朋友,加上于子年的超过同龄人的心境,让他显然考虑的更远。

    原本于子年扯起忽悠人的虎皮,在没刺破的情况下,袁父几句话,风轻云淡就揭过去了。

    这让于子年确实高看对方几分,虽然事情扯破也没什么,不惧怕。可对方的行为,要是有环境熏陶,也许会有一番不错成就。

    …

    晚餐

    还是那样有花样,于子年再一次吃到了腊肉,

    不过这次夹起的肉片亮晶晶的,很干净,傍着依附上面的红辣椒碎末,很有口欲。

    进口,不腻,易化,加上腊肉该有的风味清香,晚餐吃的很好,大家聊了天气,也聊了人文风情。

    饭后,于子年出现在了一个山泉旁边,听着袁大头讲述关于这口老泉的神话。

    听故事,看着青山绿水的金银花产地,于子年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了一种感觉,这个有神话的地方,也许不会这么波澜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