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中文网 > 心路文集 > 难忘生命中那一点一滴的感动,微小,却真切!(一)

难忘生命中那一点一滴的感动,微小,却真切!(一)

推荐阅读:
飘天中文网 www.piaotian.mx,最快更新心路文集 !

    我的生活,琐碎,简单!

    我的生命,平凡,有梦!

    在琐碎的生活中,我努力追逐心中的梦想;

    在平凡的生命里,我用心体会简单的感动!

    我出生在皖北的一个清贫质朴的农村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种田人。每一分的田地都洒遍了他们辛勤的汗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是我儿时的深刻记忆,更是我生命中最初的感动。

    兄弟姐妹中我最小,排行老七,那里的农村家庭有着七八个孩子是常见的事。我们家也不例外,父母靠着双手地里刨食养育了我们七个儿女。

    我出生时,母亲四十八岁。后来听母亲说,她上午还在地里干活,下午就生了我。可能也是这个原因吧,我跟妈妈一样,一直是个闲不住的人,属于那种没事找事型的,总要找些事情做才算时间没白过。

    后来我也才想明白:

    每当我做完作业要帮家里干点体力活的时候,我爸都不让,我说我看书累了想干点活休息一下,我爸就说,想休息就去睡觉。难道休息就是睡觉吗?我当时相当疑惑不解!后来才明白,一辈子闲不下来的父母,在他们心中,睡觉就是休息,睡觉之外的时间就都在辛勤劳作。

    在我六岁时,家里的哥哥姐姐们基本都已成家立业,单立门户各顾各了。我成了家里实际上的独子。那时的农村孩子不比现在,更不比城里,家里的孩子都是很小就开始分担家务了。

    我从6岁开始,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到田里农忙…;…;

    清楚地记得,我小的时候,农村家里是那种高高的土灶,6岁时个子还没灶台高,只有踩着凳子炒菜做饭;饭是简单的馒头稀饭,菜是一成不变的土豆(唯一的变化就是土豆块、土豆丝罢了)、蒜泥捣鸡蛋。

    从6岁便开始的厨艺,成就了我的拿手菜——素炒土豆丝,更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我那二十多年功底的切土豆丝的刀工,哈哈…;…;

    上小学的时候,成绩虽不是一直第一,也算名列前茅,这已足以让父母骄傲。在他们心中,我就是他们的未来,就是他们一直的骄傲。

    我之前的六个哥哥姐姐们,都是小学初中半途而废,父母虽个个寄予厚望,最终都不如意。所以,我的降临给了他们新的希望,并取乳名“欢迎”。欢迎这个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据说我出生的时候,计划生育罚款800元(当时能买几头牛了),八岁才给分上土地(也被戏称“吃了八年商品粮”)。

    我也还算争气,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走来,虽有坎坷,终成乡里的高材生,大家对我父母更是刮目相看。加之父母本来老实善良热心肠,乡亲们都很尊敬他们。

    说起父母的善良,我记得在我十岁的时候,我们村有个老中医,虽儿孙满堂却濒临饿死的边缘,我爸妈知道后赶紧给他送去了饭菜,之后那位老中医每次饿慌了就来到我们家门口,我妈就会给他端上热乎的馍饭吃。可惜的是,后来有两天没来,我妈就去打听,得知老中医已经饿死家中!

    老中医,一个清瘦长须有着道骨仙风之人,其实就是野郎中,无牌无证无培训经历,全靠自学成才,所有的草药都是自己从野地里挖来的,给人看病也绝不收一分钱。但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名声响彻方圆几十里,很多疑难杂症患者慕名而来,最后都能一分钱不花把病治好。就是这样的好人,儿孙满堂却饿死家中。感动于他的事迹,也不免为他的境地感到惋惜和悲哀!

    在我十二岁的时候,我家的邻居,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几个儿女在身边却无人照顾晚年。还是我妈,时常去接济照料。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我和妈妈一起去她家帮忙,我妈给她做饭蒸馍,我在旁边帮忙烧火,不经意走到她的床边,发现床上满是虱子,当时只想赶快逃离这恶心的场面。但是妈妈就这样每天照顾着,直到老人家离开人世。

    其实,妈妈给我的这种感动已经不再微小,而是感动天地的大爱!

    母亲就是这样的人,热心善良好客。不管村里谁家有个病、有个灾,我妈都会前去看望;不管村里谁家娶了媳妇,我妈都会把人家媳妇接到家里,盛情款待以示欢迎(把村里别人家的新媳妇接到自己家做客,这本是老家的传统,别人早已忘记,我妈却始终这样做着)。

    我姐经常反驳我妈说,“这么好心干什么,别人谁会记得你的好啊?别人谁会这么好心地对待你呢?”当时我也这么想,后来反思

    “行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我妈今年已经82岁了,身体依然硬朗,虽无大富大贵,但健康快乐,儿女都非常孝顺。虽然她还在操心家里的事情,但是没病没痛儿女孝顺的晚年,算是“福”吧。

    行善积德,让爱充满世界的每个角落。要相信,爱人就是爱己,助人就是助己。行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作恶之人,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由于俺的身体康健,从小到大,大病小病都很少。偶发的两次高烧都让我记忆犹新:一次是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是中学高三的时候。

    小时候那次,高烧41度,烧的满脸通红,浑身打颤,老师赶紧通知家长,那年父亲已经60岁,他骑着自行车十几里飞快把我送到大医院,好在一晚上的吊瓶搞定。

    高三时,可能是学习压力太大,抵抗力下降,天气突变导致高烧40度。父亲知道了,又是骑车几十里来到医院陪我,那时父亲已近70岁。生活的重担压弯他的脊梁,但是他依然是家里的支柱,他那坚强的臂膀给我和妈妈温暖踏实的依靠。

    躺在病床上的我,看着父亲满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我心在流泪,儿无以回报,只有好好学习,圆您的心愿。

    紧接着迎来了牵动亿万国人的高考,爸爸也像其他家长一样,守候在考场外,等待中祈祷。我想所有的家长此刻应该都是一样的心情,虽有祝福,更有焦急、紧张、煎熬…;…;

    高考结束了,家人都暂时松了一口气,但结果如何还不知道,剩下的是焦急地等待…;…;

    就在等待中,家里发生了变故,我和妈妈的天塌了…;…;

    2000年7月18日,高考后的第十天,父亲急病辞世,我的高考成绩成了父亲永远的等待…;…;

    悲痛欲绝!感觉世界就此停滞!

    在灵堂里,我守了三天三夜,几未合眼。眼泪哭干,喉咙喊哑。我在赎罪!赎罪!

    70岁的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因为有个在上学的小儿子,只能继续拼命。20岁的我,本是可以自食其力的年龄,为了父亲的心愿,一心只读圣贤书,全力奋战独木桥。

    父亲忙碌一生,直至去世的上午还在田里除草。终生劳碌,却没能享过一天清福。一切都是为我!为我!

    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我到了父亲的坟上,告诉他这一好消息,父亲一辈子盼望的好消息。这是他的小儿子给他带来的他期盼的最值得骄傲的消息吧?满心“欢迎”的小儿子,还算给您争气,七个孩子中的老七,圆了父亲“最后的希望”。

    生命本就平凡,对于普通农家子弟来说,生活更是平淡。但是平凡的生命也有资格拥有美好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父亲的遗愿:好好读书,好好做人。父亲的正直善良,是我做人最强的榜样。

    简单的八个字:好好读书,好好做人!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呢?

    父亲是个传统的庄稼人,是个善良的老农民,在他心中,有知识就会受人尊敬,多读书就能走出农村。他不希望儿子大富大贵,只希望能靠读书走出去,靠知识靠脑力挣钱吃饭,不再靠土地靠体力田里刨食。

    我在努力着,一步步,走向我的梦,走向我和父亲共同的梦!成为一个真正的“吃商品粮”的“好人”。

    在大学期间,我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学习读书,拿奖学金,考各种证,阅读了大量书籍;并辅修了第二学历,毕业时,拿到了双学士学位。靠着这些,我顺利取得了某大型国企的一份工企会计的工作,据说,我是当时整个专业第一个找到工作的。

    更n新p最5快》上"酷(匠。网c9

    说实在的,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对于大多数的普通家庭而言,读书上学始终是一个非常好的出路,高考是一个非常好的改变命运的机会。但是现在的穷苦家的孩子们,却被社会风气带坏,被独苗惯养的氛围宠坏,不愿读书上学,只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想随波逐流辍学打工。更有某某人士鼓吹:“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否则庄稼谁来种,粮食谁来供?”简直无稽之谈!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